投入地去爱,努力地去生活,勇敢地去受伤!
书籍基本信息
书名:《我的阿勒泰》
作者:李娟
背景:高中辍学,到乌鲁木齐打拼,一路不顺,又返回老家阿勒泰
地点:阿勒泰——位于新疆最北端,是哈萨克族的聚居地
核心主题:北疆的阿勒泰,精神的故乡
引言:一个技术人的远方思考
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,我经常在代码的世界里思考人生的意义。当我读到李娟的《我的阿勒泰》时,仿佛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——远离都市的喧嚣,在广袤的北疆大地上,用最朴素的方式体验生命的本真。
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边疆散文集,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指南。
第一部分:去爱——爱的三种层次
隐忍之爱:暗恋中的谦卑与骄傲
故事背景: 作者在乡村舞会上遇见了哈萨克族青年麦西拉,对他一见钟情。
情感的复杂性:
- 谦卑的一面:觉得自己不配与他跳舞,这是因爱产生的谦卑
- 骄傲的一面:拒绝直接向他表白,这是因羞涩产生的骄傲
- 结果:无疾而终的暗恋,在默默后退中成全
技术人的共鸣: 这让我想到技术圈里的很多情感故事。我们往往在技术上很自信,但在情感面前却变得小心翼翼。那种”觉得自己不配”的感觉,可能源于对完美的过度追求——就像我们写代码时总想要最优解一样。
深层思考: 隐忍之爱教会我们,爱不一定要拥有,有时候默默的欣赏和成全也是一种美好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这种克制和深情显得尤为珍贵。
复杂之爱:母女关系的矛盾与温情
母亲性格的复杂性:
强悍的一面:
- 脾气暴躁、强悍,做老师时就对学生采取铁血政策
- 对女儿也常有暴力行为
- 生命力顽强,能带领一家人在戈壁里盖房子
- 承包了两百亩贫瘠土地种向日葵
温柔的一面:
- 乐观幽默,会给杂货铺的货品起很多可爱的名字
- 翻遍了字典,给女儿起了一个看似平庸的名字,包含着一份母亲的良苦用心
- 看似粗枝大叶,却因为女儿的一句”被子薄了点”,连夜赶制出一床驼绒被带给女儿
技术人的理解: 这种复杂的母女关系让我想到技术团队中的mentor关系。最好的技术导师往往也是这样——表面上严厉甚至苛刻,但在关键时刻会给予最温暖的支持。他们的”暴力”是为了让你更快成长,他们的温柔是在你真正需要时的默默付出。
现代启示: 复杂之爱提醒我们,真正的爱往往不是完美的,而是充满矛盾和张力的。学会理解和接纳这种复杂性,是成熟的标志。
疗愈之爱:外婆的无条件接纳
来自外婆的宠爱:
- 早上赌气不吃饭,外婆爬了6层楼给她送来红糖锅盔
- 李娟面对催婚压力时,外婆告诉她,不结婚也可以,不生孩子也可以
- 就算李娟带来的麦片不合口味,也给予正面评价
安全感的定义:
安全感,就是允许对方做自己。感受到被爱,才能拥有勇敢的底气。
技术人的感悟: 在技术行业,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压力——技术更新的压力、职业发展的压力、同行竞争的压力。外婆这种无条件的接纳,让我想到了真正好的技术团队文化:允许犯错、允许不完美、允许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。
深层价值: 疗愈之爱告诉我们,真正的爱是给予对方做自己的自由。这种爱不求回报,不设条件,只是单纯地接纳和支持。
第二部分:去生活——生活不止在别处
大都市与小城市的思辨
大都市的特点:
- 能感受到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
- 同时,也充满着精明的算计
- 提供了更多机会,但也带来了更多焦虑
小城市的吸引力:
- 许多人希望回到小城市,过上远方的生活
- 寻求与都市生活不同的节奏和价值观
技术人的选择困境: 这个话题对技术工作者特别有意义。我们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:是留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,享受更多的技术机会和更高的薪资,还是回到二三线城市,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生活平衡?
我们为什么喜欢去远方
1. 提供与都市生活不同的时空体验
阿勒泰的时空感:
- 空间无比开阔,时间无限悠长
- 与都市的紧张节奏形成鲜明对比
技术类比: 就像我们在写代码时,有时需要跳出具体的实现细节,站在更高的架构层面思考问题。阿勒泰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”高维视角”。
2. 提供不一样的生活方式
阿勒泰的生活方式:
- 可以骑马、放牧、开杂货铺、当裁缝、采木耳
- 也可以散步、闲逛、通宵达旦地跳舞
- 都市中稀缺的睡眠,在阿勒泰也变得稀松平常
技术人的思考: 这让我想到技术工作的多样性。我们不一定要局限在某一种技术栈或工作模式中,可以尝试全栈开发、可以做开源项目、可以写技术博客、可以参与技术社区。生活的丰富性在于选择的多样性。
3. 提供另一种价值系统
阿勒泰的价值观:
- 心灵的约束与法律同样强大
- 重视精神品质胜过物质财富
- 强调人与自然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
生活不一定向远处寻
核心观点: 更重要的是认识到生活不止一种可能性,幸福不止一种标准。
重要认知:
- 不存在真正无限的自由,身体的自由≠心灵的自在
- 自在从认真生活、认真劳动中来,要懂得欣赏劳动之美
技术人的实践:
-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技术栈或工作环境
- 在当前的工作中寻找意义和成就感
- 通过认真对待每一行代码来获得内心的满足
- 欣赏技术工作本身的美感——优雅的算法、简洁的架构、解决问题的成就感
第三部分:去受伤——颠簸的生活,闪亮地过
”颠簸”:接受生活的无常
现实的挑战:
- 远方再美也有疼痛。阿勒泰也常年被各种灾害困扰
- 但是当地居民仍然愿意继续在这里生活,“受点天灾也没什么太让人想不通的”
- 生活的无常带来的伤痛也普遍存在,比如作者就没赶上见外婆的最后一面
松弛感的价值: 有松弛感的人,更多拥有让生活翻篇的能力。
技术人的体验: 在技术工作中,我们经常遇到各种”灾害”:
- 线上故障、代码bug、项目延期、技术债务
- 技术更新换代、职业发展瓶颈、团队变动
- 关键是要有”翻篇”的能力,不要被一时的挫折击垮
”过”:从容应对生活的挑战
从容的智慧:
- 生活再难,也要从容应对
- 看似从容松弛的外婆,一生颠沛,但她仍然有办法去谋生存、去爱他人
- 松弛感来自看清生命的颠簸后,仍有能力坦然度过
技术人的修炼:
- 面对技术挑战时保持冷静
- 在项目压力下依然能够理性分析问题
- 把每次困难都当作成长的机会
- 培养”见过大世面”的技术心态
”闪亮”: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
闪亮的含义:
- “闪亮”意味着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,找到内心所爱
- 作者李娟就是在”写啊写啊”的过程中,逐渐成为自己
技术人的闪亮:
- 在代码中找到创造的乐趣
- 通过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
- 在技术社区中分享知识和经验
- 用技术改善世界,哪怕只是一点点
现代启示与实践建议
对技术工作者的启发
1. 重新定义成功
传统观念的局限:
- 不要只用薪资、职级、公司规模来衡量成功
- 技术能力只是成功的一个维度
多元化的成功标准:
-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
- 技术工作的社会价值
- 个人成长和内心满足
- 与同事和家人的关系质量
2. 培养”在地自由”
概念理解: 真正的自在源于对当下生活的深度参与,而不是逃避到远方。
技术实践:
- 在当前的技术栈中深耕,而不是频繁跳槽
- 在现有的团队中建立深度连接
- 通过技术博客、开源项目等方式深度参与技术社区
- 在日常工作中寻找创新和改进的机会
3. 学会”劳动之美”
重新认识技术工作:
- 写代码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
- 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充满美感
- 与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成就感
实践方法:
- 关注代码的优雅性,而不仅仅是功能性
- 享受重构代码带来的整洁感
- 欣赏系统架构的和谐与平衡
- 在技术分享中体验知识传递的快乐
对现代生活的指导
1. 处理复杂关系
学习复杂之爱:
- 接受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
- 不要期待完美的关系
- 在冲突中寻找理解和成长的机会
技术团队应用:
- 理解同事的不同工作风格
- 在技术争论中保持开放心态
- 建立基于尊重的团队文化
2. 建立安全感
外婆式的接纳:
- 在团队中营造允许犯错的氛围
- 给予他人做自己的空间
- 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
3. 面对挫折的智慧
颠簸-过-闪亮的循环:
- 接受挫折是生活的常态
- 培养从容应对困难的能力
- 在挑战中寻找成长和意义
实用的生活建议
日常实践
微型劳动:
- 每天完成一些具体的、有形的工作
- 比如整理代码、写技术文档、帮助同事解决问题
- 通过这些小事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
在地观察:
- 每日记录3个当前工作环境中的美好瞬间
- 关注同事的优点和团队的积极变化
- 培养对当下生活的感恩心态
关系投资:
- 主动关心同事的工作和生活
- 在技术讨论中多倾听、少争论
- 建立基于信任和尊重的工作关系
长期修炼
价值观澄清:
- 定期反思自己的核心价值观
- 不要被外在的成功标准绑架
- 找到技术工作对自己的真正意义
能力建设:
- 培养应对变化的适应能力
- 建立多元化的技能组合
- 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
精神建设:
- 培养面对困难的韧性
- 建立内在的价值支撑系统
- 在技术工作中寻找超越功利的意义
结语:技术人的精神故乡
读完《我的阿勒泰》,我深深感受到,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故乡——一个让心灵得到安息的地方。对李娟来说,这个地方是阿勒泰;对我们技术人来说,这个地方可能是:
- 一段优雅的代码
- 一个和谐的团队
- 一次成功的技术分享
- 一个解决了实际问题的项目
核心启示:
- 爱要投入:无论是对技术的热爱,还是对同事的关爱,都要全身心投入
- 生活要努力:在当下的工作中寻找意义,而不是总想着逃到远方
- 受伤要勇敢:接受技术工作中的挫折和挑战,在困难中成长
最终的思考:
技术改变世界,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让技术改变我们自己——让我们变得更有爱心、更有智慧、更有韧性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技术时代,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,或许比掌握最新的技术栈更加重要。
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”阿勒泰”中,投入地去爱,努力地去生活,勇敢地去受伤,并在这个过程中,闪亮地成为自己。
生活不止在别处,幸福不止一种标准。真正的自在,来自认真生活、认真劳动,来自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中寻找美好和意义。